跳到主要内容

42 聚落主相应2

第十一 驴姓

尔时,世尊住于摩罗达国之名为郁如耶罗伽婆之摩罗达人村落。

时,婆托罗加伽聚落主,来至世尊住处,礼拜世尊,坐于一面。

坐于一面之婆托罗加伽聚落主,白世尊言:‘大德!愿世尊为余说示苦之生起与灭没。’

‘聚落主!余若为汝说:‘过去世如是如是。’若对过去世说示苦之生起与灭没者,汝于此即有疑念、困惑。聚落主!余若为汝说:‘未来世应如是如是。’若对未来世说示苦之生起与灭没者,汝于此即有疑念、困惑。然则聚落主!余今坐于此处,坐于此,为汝说示苦之生起与灭没,于此当谛听,当善思惟,余即为说。’

‘唯唯,大德!……。’婆托罗加伽聚落主应诺世尊。

世尊曰:‘聚落主!汝对此如何思惟?人若遭遇杀害、捕缚 、没收 或谴责者,如汝[之心]即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者,于郁如耶罗伽婆有此 否?’

‘大德!人若遭遇杀害、捕缚、没收或谴责者,如余之心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者,于宇如耶罗伽婆有此。’

‘然而聚落主!人若虽遭遇杀害、捕缚、没收、或谴责者,如汝[之心]不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者,于郁如耶罗伽婆有此否?’

‘大德!人若虽遭遇杀害、捕缚、没收、或谴责者,如余[之心]不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者,于郁如耶罗伽婆有之。’

‘聚落主!某郁如耶罗伽婆人遭到杀害、捕缚、没收或谴责者,于汝[之心]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,是何因、何缘耶?聚落主!某郁如耶罗伽婆人遇到杀害、捕缚、没收、或谴责者,于汝[之心]不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,是何因、何缘耶?’

‘大德!郁如耶罗伽婆人遇到杀害、捕缚、没收、或谴责者,于予[之心]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者,乃予对彼等有欲贪。然而大德!郁如耶罗伽婆人遇到杀害、捕缚、没收或谴责者,于予[之心]不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者,余乃对彼等无欲贪。’

‘聚落主! 汝有此所见、所知、所通达,即时依法投入(法),可通达过去未来之道。凡于过去世所生之苦,一切皆以欲为根本、以欲为因缘而生。此欲是苦之本。又凡于未来世,于苦之生起,皆以欲为根本、以欲为因缘而生。此欲是苦之本。’

‘大德!殊妙哉!大德!稀有哉!大德!世尊以此善巧说示,谓:‘凡苦之生,皆以欲为根本、以欲为因缘而生,此欲是苦之本。’

大德!余有一名智罗瓦西童子,住于其外之房屋。大德!余晨朝起身遣人:‘汝去寻智罗瓦西童子。’其人未还归之前,余念无他事:‘智罗瓦西童子不该有染患何病?’

‘聚落主!汝对此如何思惟?智罗瓦西童子若遭遇杀害、捕缚、没收、或谴责者,于汝[之心]当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否?’

‘大德!智罗瓦西童子若遭杀害、捕缚、没收、或谴责者,余之生命即发生异变,如何于余之心不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耶?’

‘聚落主!依此事由当亦可知:‘凡苦之生,皆以欲为根本、以欲为因缘而生,此欲是苦之本。’

聚落主!汝未曾见、闻智罗瓦西之母时,汝对智罗瓦西之母,有欲念染心或爱情否?’

‘大德!否!无此。’

‘聚落主!汝因见、闻彼女,如是汝对智罗瓦西之母,有欲念染心或爱情耶?’

‘大德!诚然。’

‘聚落主!汝对此如何思惟?智罗瓦西之母若遇杀害、捕缚、没收、或谴责者,于汝[之心]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否?’

‘大德!智罗瓦西之母若遇杀害、捕缚、没收或谴责者,余之生命即发生异变,如何于余[之心]不生忧悲、苦恼、不安耶?’

‘聚落主!依此事由亦可得知:‘凡苦之生,皆以欲为根本、以欲为因缘而生,此欲是苦之本。’

第十二 王发

时,罗舍聚落主,来至世尊住处,礼拜世尊已,坐于一面。

坐于一面之罗舍聚落主,白世尊曰:‘大德!余闻如是说:‘沙门瞿昙非难一切苦行,彻底谤骂一切艰难生活之苦行者。’大德!‘沙门瞿昙非难一切苦行,彻底谤骂一切艰难生活之苦行者。’如是说之彼等人众,大德!彼等是说世尊之所说耶?或以非实诬蔑世尊耶?随顺[世尊]之法以说明法随顺法者、同法者亦无陷于非难之地耶?’

‘聚落主!如是说:‘沙门瞿昙非难一切苦行,彻底谤骂一切艰难生活之苦行者。’之彼等人众,彼等说余之所说,又无以非真非实诬骂于余。’

‘聚落主!此等之两际边 ,是出家者应所避免:[一者]于诸欲专心耽着欲乐,此是依下劣鄙野之凡夫、非圣者,是伴着非利者。[二者]专心于自己之难苦,此苦痛非圣者,是伴着非利者。聚落主!如来不依此两际边,而证悟中道。此是眼、是智、[至]寂静、无上智、正觉涅盘之资者。

聚落主!如何是如来之证悟,是眼、是智、[至]寂静、无上智、正觉涅盘之资,是中道耶?此即是八支圣道,此即: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是。聚落主!此即如来之所证悟,是眼、是智、[至]寂静、无上智、正觉涅盘之资,是中道。’

聚落主!有享受此等三种诸欲者,存在于世。以何为三种耶?

(一)

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 ,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。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而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不分配、不作善业。

(二)

然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。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以使自己安乐、悦喜,[而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。

(三)

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。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以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且又]分配、作善业。

(四)

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依非法,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非法,用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,使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不分配、不作善业。

(五)

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非法,用暴力或不用暴力以求财,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而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。

(六)

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,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且又]分配、作善业。

(七)

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以使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[且又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。

(八)

一四 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以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但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。

(九)

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以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分配而作善业。然对此等之财贪着、迷却、堕罪、不见过患、不获出要而受用。

(十)

然而于此,聚落主!或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以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分配作善业。然对此等之财不贪着、不迷却、不堕罪、见过患、获出要而受用。’

(一)

‘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。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而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三种理由,应被非难。依如何之三种[理由]应被非难耶?[彼]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此为第一理由,应被非难。[彼]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此为第二理由,应被非难。不分配[彼财]、[又不以此]作善业,此第三理由,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因此等三种理由,应被非难。

(二)

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。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而但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二种理由,应被非难;依一种理由,应被欣赏。如何依二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[彼]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此第一理由应被非难:[彼财]不分配、[又不以此]作善业,此为第二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是一种理由应被赞赏耶?彼自得安乐、喜悦,此一理由应被赞赏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有此等二种理由应被非难,此一理由应被欣赏。

(三)

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。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而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且又]分配、作善业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有一种理由应被非难,二种理由应被赞赏。如何之一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彼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此一种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依二种理由应被赞赏耶?[彼]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此第一理由应被赞赏;[彼财]分配、[以此]行善业,此第二理由应被赞赏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此之一种理由应被非难,此之二种理由应被赞赏。

(四)

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,使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财亦不分配、不行善业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一种理由应被赞赏,三种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之一种理由应被赞赏耶?依法,不用暴力以求财,此一种理由应被赞赏。如何之三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此为第一种理由应被非难;使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此为第二种理由应被非难;财不分配、不作善业,此为第三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此一种之理由应被赞赏,三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(五)

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或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或不用暴力以求财,而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而不以财]分配、不作善业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二种之理由应被[赞]赏,依二种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为二种理应被赞赏耶?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此第一理由应被赞赏。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此第二理由应被赞赏。如何为二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此第一理由应被非难,[财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,此第二理由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此等二种理由应被赞赏,依此二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(六)

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、或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依非法,用暴力或不用暴力以求财,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而且又财]分配、作善业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三种理由应被赞赏,依一种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为三种理由应被赞赏耶?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此第一理由应被赞赏;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此第二理由应被赞赏;[财之]分配、作善业,此第三理由应被赞赏。如何为一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依非法、用暴力以求财,此一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 !此诸欲之享受者,因此等三种之理由应被赞赏,此一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(七)

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求财,使自己安乐、不喜悦,[财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一种理由应被赞赏,二种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为一种理由应被赞赏耶?依法、不用暴力求财,此一种理由应被赞赏。如何为二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使自己不安乐、不喜悦,此第一理由应被非难。[财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,此第二理由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此一种理由应被赞赏,此二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(八)

于此,聚落主!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求财而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[而财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二种理由应被赞赏,依一种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为二种理由应被赞赏耶?依法、不用暴力求财,此第一理由应被赞赏,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此第二理由应被赞赏。如何为一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[财]不分配、不作善业,此一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此等二种理由应被赞赏,依此一种理由应被非难。

(九)

于此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求财而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又对其财贪着、迷着、堕罪、不见过患、不获出要,受用于[此]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三种之理由应被赞赏,依一种之理由应被非难。如何为三种理由应被赞赏耶?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此第一之理由应被赞赏;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此第二之理由应被赞赏;[而财之]分配、作善业,此第三之理由应被赞赏。如何为一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贪着此等之财、迷着、堕罪、不见过患、不获出要,而受用者,于此,此一种之理由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此三种之理由应被赞赏,此一种之理由应被非难。

(十)

于此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。以使自己安乐、喜悦:[且其]分配、作善业;又对其财不贪着、不迷却、不堕罪、见过患、获出要,而受用此,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,依四种之理由应被赞赏。依如何四种之理由应被赞赏耶?依法、不用暴力以求财,此第一之理由应被赞赏;使自己安乐、喜悦,此第二之理由应被赞赏;[财之]分配、作善业,此第三理由应被赞赏;对此等之财不贪着、不迷却、不堕罪、见过患、获出要,受用于此,此第四种理由应被赞赏。

聚落主!此诸欲之享受者 ,依此等四种理由应被赞赏。’

‘聚落主!世间有此等三种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何等为三种耶?

(一)

聚落主!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于信心从在家出而为无家之身,言:‘我思领得善法,我思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之特殊知见。’彼以苦虐自己,[但]不能领得善法,不能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之特殊知见。

(二)

然则,聚落主!此或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信心从在家出而为无家之身,言:‘我思领得善法,我思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。’彼苦虐自己,[但]虽领得善法,而不能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。

(三)

然而聚落主!此或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信心从在家出而为无家之身,言:‘我思领得善法,我思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。’彼以苦虐自己,[而]领得善法,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。’

(一)

‘于此,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以苦虐自己,[而且]不得善法,不能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之知见,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三种理由应被非难。依如何之三种理由,应被非难耶?以苦虐自己,此第一之理由应被非难;不得善法,此第二理由应被非难;不能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,此第三理由应被非难。

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此三种之理由应被非难。

(二)

于此,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以苦虐自己,[而]领得善法,但不能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知见,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二种理由应被非难,依一种理由应被赞赏。依如何二种理由应被非难耶?以苦虐自己,此第一理由应被非难;不能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,此第二之理由应被非难。依如何一种理由应被赏赞耶?领得善法,此一种之理由应被赞赏。

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此二种之理由应被非难,依此一种理由应被赞赏。

(三)

于此,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以苦虐自己,[而]领得善法,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,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一种之理由应被非难,依二种之理由应被赞赏。依如何一种之理由应被非难耶?以苦虐自己,此一种之理由应被非难。依如何二种之理由应被赞赏耶?领得善法,此第一之理由应被赞赏;现证胜人间法,足以为圣特殊之知见,此为第二种之理由应被赞赏。

聚落主!此艰难生活之苦行者,依此一种之理由应被非难;依此二种之理由应被赞赏。’

‘聚落主!此等之三是现生者、不老者、即时者。‘来看!’此之所示[导人向]于涅盘,而智者各自应得知之[法]。何者为三?’

(一)

凡有贪欲者,由贪欲之因,[人]则怀持毁伤自己之心、怀持毁伤他人之心、怀持毁伤两者之心。[然]能排除贪欲,[人则]不怀持毁伤自己之心、不怀持毁伤他人之心、不怀持毁伤两者之心,此是现生者、不老者、即时者。‘来看!’此之所示,导[人向]于涅盘,而智者各自应得知之[法]。

(二)

凡有嗔恚者,由嗔恚之因,怀持毁伤自己之心、怀持毁伤他人之心、怀持毁伤两者之心。[然]排弃嗔恚,[人则]不怀毁伤自己之心、不怀毁伤他人之心、不怀毁伤两者之心,此是现生者、不老者、即时者。‘来看!’此之所示,导[人向]于涅盘,而智者各自应得知之[法]。

(三)

凡有愚痴者,由愚痴之因,人则怀持毁伤自己之心、怀持毁伤他人之心、怀持毁伤两者之心。[然而]排弃愚痴,[人]则不怀持毁伤自己之心、不怀持毁伤他人之心、不怀持毁伤两者之心,此是现生者、不老者、即时者。‘来看!’此之所示,导[人向]于涅盘,而智者各自应得知之[法]。

聚落主!此等之三种,是现生者、不老者、即时者。‘来看!’此之所示,导[人向]于涅盘、而智者各自应得知之[法]。’

[世尊]如是言已,罗舍聚落主白世尊曰:‘殊妙哉!大德!殊妙哉!大德!……请世尊摄受余,愿归依为 优婆塞。’